水,是生命之源,有时却也会成为危险的代名词,对于肩负着保护森林资源和人民生命安全重任的森林消防而言,掌握游泳技能,就等于在救援工具箱中增添了一件至关重要的“利器”,为提升队伍在复杂环境下的应急救援能力,特别是水域救援水平,5月8日,凉山森林消防支队直属大队一中队立足实战需求,扎实开展游泳训练。
中队深知科学训练的重要性,结合队员身体素质、游泳基础等实际情况,制定了详细的阶段性训练计划。训练前期,挑选游泳尖兵担任教员,着重开展基础游泳技能教学,从蛙泳呼吸技巧、漂浮练习到基本泳姿的分解动作,循序渐进引导队员入门。随着训练推进,逐步增加难度,开展耐力训练、速度训练以及水中救援技巧训练,确保训练内容由易到难、环环相扣,为队员逐步提升游泳技能和救援能力提供清晰的“路线图”。
训练过程中,教员全程陪伴指导,确保每位队员掌握正确的游泳技巧和动作要领。在教授蛙泳动作时,教练细致讲解腿部蹬水、手臂划水以及呼吸配合的要点,并在泳池边反复示范,帮助队员们逐渐找到身体在水中的平衡感和节奏感,针对部分队员在游泳过程中出现的动作不规范问题,教员耐心纠正,通过示范、分解动作等方式,让队员清晰了解错误所在及改进方法,同时,教练还注重培养队员在水中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,如抽筋时的正确处理方法等,为队员安全参训提供有力保障。为使训练更贴合实际救援场景,中队设置了一系列模拟实战训练科目,模拟人员溺水场景,队员们迅速跳入水中,游向“溺水者”,运用所学的拖带、心肺复苏等救援技能,实施救援行动,通过模拟实战训练,队员们不仅提高了游泳技能,更熟悉了水域救援流程,增强了团队协作意识,提升了在真实救援环境下的心理素质和应对能力,切实将所学游泳技能转化为实际救援“硬实力”。
中队始终把安全管理贯穿游泳训练全过程,制定了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。训练前,要求队员做好热身运动,充分活动关节,预防运动损伤,训练中,安排专人负责安全巡视,配备充足的救生设备,随时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,训练后,组织队员进行放松活动,消除疲劳,并对训练情况进行总结点评,不断完善安全管理措施。
通过扎实开展游泳训练,中队队员的游泳技能和水域救援能力得到显著提升,中队将持续深化游泳训练成果,不断探索创新训练方法,加强与实际救援任务的结合,为应对各类水域灾害事故、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提供坚实保障。